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聚焦语言服务新生态 重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第三届东盟语言服务论坛暨系列研讨会

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翟子惠编辑:黎茂昌 蔡成龙时间:2025-11-17点击数:

2025年11月15日,第三届东盟语言服务论坛、广西翻译协会2025年年会暨外语专业研究生论坛、第九届MTI协作与教学研讨会在桂林隆重召开,我校国际交流处刘卫玲处长、外国语学院黎茂昌副院长(主持工作)、蔡成龙副院长与翟子惠教授共同参会。 

本次研讨会汇聚国内外语言服务领域顶尖专家学者,议题涵盖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呈现出跨界融合、聚焦区域、赋能教学的鲜明特色。澳门大学孙艺风教授以“Translating Literature: Contextual Sensitivity and Rhetorical Strategies”为题,深度剖析文学翻译的创造性与语境适配性他指出,翻译的创造性源于文化特定性,译者拥有重构情境的主动权,修辞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作品的跨文化吸引力;以吃醋”“肥肉等文化特有词汇为例,强调需跳出字面翻译,通过创新表达满足目标读者认知需求,同时在准确性与文化意识间寻求动态平衡。南开大学传英教授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语言服务业的区域格局与人才培养,对比中美AI发展策略差异:美国通过圈地圈料巩固技术优势,中国则凭借充足电力、5G通信及普惠理念,在发展中国家尤其东盟地区展现独特竞争力她特别提到,今年东盟人工智能合作迎来转折,广西与老挝率先开展合作,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的思路为区域语言服务发展提供新路径此外,她还分享了AI翻译应用案例及多语种语料库建设进展,呼吁学界支持外办开展东盟区域合作合规研究与实训基地建设。四川外国语大学胡安江教授则从学科建设视角,剖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语学科的发展现状与改革方向他指出,当前外语教学存在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数字资源分配不均、评价体系僵化等问题,需以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为指引,通过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创新跨学科课程体系、改革能力导向评价机制破解难题;同时强调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建议引入行业导师,构建理论+实践+技术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此次参会为我校外语学科发展带来多重启示。在教学层面,需强化文学翻译的语境与修辞教学,增设AI翻译辅助、语料库应用等课程模块;在科研领域,可聚焦东盟小语种语料库建设、区域语言服务合规性等特色方向;在实践合作上,有望对接广西东盟合作项目,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基地落地。下一步,我将梳理会议成果,组织专题研讨,推动前沿理念转化为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的具体举措,为服务国家对外交流与区域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北部湾大学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

©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Beibu Gulf University

地址:广西钦州市滨海新城滨海大道12号国际交流中心(1号教学楼对面)

电话:0777-2808607  邮编:535000 

留学生教学教务邮箱:isteaching@bbgu.edu.cn